close
陶藝數字化的演變史
傳統文藝與3D列印的結合已逐漸散佈於市面上,包括陶瓷、木製品、甚至到水墨畫,都已有與3D列印結合的前例。除了節省成本、時間,在作品的一致性及延展性皆可優於傳統製造方式。對於設計師、創造者來說,3D列印可視為創作的最佳幫手。究竟3D列印是如何與傳統文藝攜手合作的呢? 以下我們以陶瓷為例。
3D列印陶瓷作品,可分為三階段:
3D掃描現有作品,加以延展改造
通過3D掃描原有產品,獲取三維資料模型,創作團隊可調整模型大小,列印模具重新生產,或者修改模型,生成新的設計。
數字建模,利用三維軟體進行虛擬構建三維圖像
比如,在電影《阿凡達》前期工作中,雕塑藝術家運用泥塑創作角色造型,再將這些角色造型通過三維掃描輸入電腦,然後再由數位建模工具工具進行下一階段的創作。
3D列印技術,將已設計完成的3D圖像,列印成品
3D列印在原型製造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在推出任何一件新瓷器之前,創作團隊必須列印出許多的原型產品,確保作品的精細,實際比例的和諧。利用3D列印可利用電腦計算列印過程因各因素所引發變形的程度調整數據,並校對產品是否一致。
3D列印改變了傳統文藝製造方式,也提供創作者更快捷更便利的技術。藉由節省製作的時間,創作者可有更多空間製作及創新作品。無論是多麼天馬行空的想法,相信科技的發展將會一一幫我們實現,讓我們為創新的世界喝采吧!
以下皆為利用陶藝3D列印製作成品
首羿國際引進多款陶藝3D列印機,如需了解更多,請洽詢04-22583355,或上官方網站皆可獲得第一手消息!
走在科技的尖端 ---- 首羿國際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